X線檢查的輻射到底有多大?
隨著醫(yī)療水平和技術的發(fā)展,影像學檢查的應用日益普遍和廣泛。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(jīng)歷,外傷后大夫讓拍X線片看看有無骨折,頭暈頭痛時讓拍顱腦CT,就連體檢中都有胸片(胸部X線)檢查。臨床工作中遇到過不少患者對這些X線和CT檢查心存戒備,覺得它們有輻射,對身體有傷害。其實合理適度的上述檢查對人體是安全的,不信?且聽我一一道來。
你知道嗎,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受到各種輻射。輻射按照來源可分為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。天然輻射包括宇宙射線、地殼陸地輻射、室內(nèi)外環(huán)境中的氡等,它遍布于我們的整個生活環(huán)境中,空氣、食物和飲料中都存在著天然放射性。而人工輻射主要來源于醫(yī)療照射(也就是我們平時做的X線、CT)、礦物開采、核動力生產(chǎn)、射線裝置、核爆炸及核試驗等,其中醫(yī)療照射是最大的人工輻射源。在人類接受的各種輻射中,天然輻射所占比例最高,其所致公眾的人均年有效劑量約2.4mSv,而醫(yī)療照射僅約0.4mSv。
輻射作用于人體,可能造成器官或組織的損傷,我們可以把它分為隨機性效應和確定性效應兩類。導致確定性效應通常受到的輻射是有最低值的,在這個值以下就不會出現(xiàn)有害效應,而高于這個值則損害肯定發(fā)生且嚴重程度與劑量相關。隨機性效應是指效應的發(fā)生概率與受照劑量成正比,但嚴重程度與劑量無關的輻射效應,它沒有最低值,不管受照劑量的大小,都有可能會發(fā)生。比如輻射有致癌效應,接受輻射越多癌癥發(fā)生概率越高,但最終是否得癌癥是隨機的,有的人接受的輻射量很低卻得了癌癥,而有的人挨了不少輻射卻可以健康終老。
如何減少放射性檢查對人體的影響?
明白放射性檢查沒那么可怕之后,再來談談如何減少這類檢查對人體的影響。醫(yī)生在為患者進行放射性檢查時,會遵循以下原則:
1、當患者的表面癥狀不足以確診疾病,或者需進一步確定疾病的程度時,醫(yī)生確實需要借助X光和CT等來明確診斷,才會開出檢查單。而且每一項檢查都有嚴格的適應癥,會讓患者做對應的檢查。
2、盡量選擇輻射小的檢查項目:能用低劑量技術的就不用高劑量技術;能用X線解決的就不用CT;每年必要的體檢盡量不做常規(guī)CT,而做低劑量CT篩查。隨著影像檢查設備的更新?lián)Q代,低輻射劑量技術的應用,患者所受的輻射也就越來越小。
3、避免多次重復檢查。
4、做放射性檢查時規(guī)范操作,對非檢查部位、重要部位采取嚴格的防護措施。如做胸部X線檢查,腹部、甲狀腺等部位會用鉛衣等防護設備予以保護。
5、對于特殊人群予以特殊關注。
備孕女性、懷孕3個月內(nèi)的女性,以及兒童等特殊群體,應少接觸或根本不接觸放射檢查。懷孕3個月之后,如果病情確實需要通過放射性檢查來診斷,在做好必要的防護之后,建議該檢查的還是得檢查,以免延誤治療。
放射性檢查利大于弊
放射性檢查對人類健康帶來的益處遠遠大于壞處。全身各系統(tǒng)疾病幾乎無一不結合放射學檢查而得以診斷,甚至有些疾病的放射學檢查是唯一確診手段。按照不同的檢查項目各舉幾個例子吧。
1、X線:出車禍受外傷,檢查有無骨折,拍X片是最直觀了然的。
2、CT:低劑量CT是篩查早期肺癌的最佳檢查手段。痛風是深圳的城市病,發(fā)病率是其他城市三倍,通過雙能量CT就能非常清楚地顯示有無尿酸鹽沉淀。腹部CT增強檢查可以早期發(fā)現(xiàn)肝臟占位病變,如早期肝癌。
3、DSA(數(shù)字減影血管造影)是檢查腦動脈瘤、勁動脈狹窄的有效手段。腦動脈瘤如果做開顱手術很復雜,而且創(chuàng)傷很大,而借助DSA可以用微創(chuàng)的方式解除病痛。
我們需要做的是,理性看待放射檢查,利用其帶來的好處,盡量避免造成不利效應。
下一篇: 影像檢查報告為什么不能立等可取